网站首页  ◇  技术文章  ◇  电化学氧含量分析仪使用全流程指南

电化学氧含量分析仪使用全流程指南

来源:技术文章    更新时间:2025-08-27    浏览:182次
  电化学氧含量分析仪凭借其高精度、快速响应的特性,广泛应用于工业管道、反应釜、储罐等场景的氧浓度监测。以南京艾伊科技AGA3000系列电化学氧含量分析仪为例,其基于电化学传感器原理,通过氧气与电极间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与浓度成正比的电流信号,实现0-30%量程范围内的精准测量。以下从安装、操作、维护三大维度,系统解析其使用方法。
  一、安装:规范操作确保设备稳定性
  1.环境适配
  设备需安装在干燥、通风的专用机柜或墙壁上,避开高温、强电磁干扰源。工作温度范围为-10℃至40℃,若环境温度低于0℃,需预热30分钟至电极活化完成。
  例如,某化工企业将AGA3000安装于离心机旁时,通过加装隔热罩避免阳光直射,使设备温度稳定在25℃左右,有效降低了零点漂移。
  2.气路连接
  采用Φ6安装孔固定设备后,需用金属软管连接进气口与取样探头,出气口接入尾气处理系统。气路连接需确保密封性,避免泄漏导致测量值偏高。
  某钢铁厂在转炉煤气回收管道安装时,通过在接口处涂抹真空硅脂,将气路泄漏率控制在0.1%以下,显著提升了数据可靠性。
  二、操作:标准化流程保障测量精度
  1.预热与校准
  开机后需等待30分钟使传感器极化稳定。零点校准需通入高纯氮气(氧含量<0.01%),量程校准则使用20.6%氧标准气。校准周期建议每3个月一次,若环境腐蚀性强则缩短至1个月。
  例如,某生物医药企业通过每月用标准气校准,将设备测量误差从±3%FS优化至±1.5%FS。
  2.参数设置与监测
  通过红外遥控器进入菜单,可设置输出范围(如0-25%)、报警阈值(如上限15%)、存储周期(1-60分钟可选)。监测时需观察显示屏数值稳定性,若10秒内波动超过±0.5%,需检查气路或传感器状态。
  某手套箱生产企业通过将存储周期设为5分钟,实现了氧浓度变化趋势的连续追踪,为工艺调整提供了数据支撑。
  三、维护:科学保养延长设备寿命
  1.传感器保护
  避免传感器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氧(>25%)或腐蚀性气体(如SO₂、H₂S)中。停机时需保持设备运行5分钟,待传感器电流降至10nA以下再断电,防止电解质结晶。
  某电子厂通过加装前置过滤器去除气体中的油雾,将传感器寿命从2年延长至3.5年。
  2.故障排查
  若测量值持续偏高,需检查气路是否泄漏或流量计是否异常(标准流量为250mL/min);若响应时间超过10秒,可能是传感器老化,需更换电极模块。
  某玻璃纤维厂通过定期用万用表检测传感器输出电流,提前发现电极性能衰减,避免了非计划停机。

 

  四、应用场景优化建议
  1.管道微量氧分析:在取样探头前加装冷凝器,去除气体中的水分,防止传感器中毒。
  2.反应釜氧含量监测:采用分体式设计,将传感器探头浸入釜内,变送器安装于控制室,避免高温损坏电子元件。
  3.防爆场所应用:选用ExdIICT6防爆型设备,接线时使用本安型电缆,并确保接地电阻<4Ω。
  AGA3000电化学氧含量分析仪的精准运行,依赖于安装规范、操作标准与维护科学的三重保障。通过严格执行上述流程,可实现氧浓度监测的毫厘级精度,为工业生产安全与工艺优化提供坚实支撑。
因产品更新迭代,本网站产品参数及图片仅供参考,详情咨询厂家
版权所有©2025 南京艾伊科技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