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  ◇  技术文章  ◇  防爆氧分析仪与非防爆设备的核心区别

防爆氧分析仪与非防爆设备的核心区别

来源:技术文章    更新时间:2025-04-29    浏览:34次
  氧分析仪作为工业过程控制和安全监测的关键设备,在化工、石油、冶金等领域广泛应用。然而,面对易燃易爆环境,防爆氧分析仪与普通氧分析仪的设计差异显着。本文将深入探讨两者的核心区别,包括安全标准、内部结构、适用场景及选型要点。
  一、防爆与非防爆的核心差异
  1.安全设计与认证标准
  ①防爆氧分析仪:
  采用隔爆(Ex d)、本安(Ex ia/ib)等防爆技术,符合国际电工委员会(IEC)或中国GB 3836系列防爆标准。其外壳采用特殊钢材或复合材料,能在内部爆炸时限制能量释放,避免引燃外部环境。
  ②普通氧分析仪:
  未通过防爆认证,无法承受爆炸压力,仅适用于无易燃的气体、粉尘的普通工业环境。
  2.内部电路与结构差异
  ①防爆的:
  电路系统采用低功耗设计,部分型号采用本质安全型电路(Ex ia),从根本上限制电火花能量。传感器与电路板隔离封装,避免火花或高温引发爆炸。
  ②普通的:
  内部电路简单,但存在电气火花风险,且无防爆外壳保护,若用于防爆区域,可能因短路或过热触发爆炸。
  3.材料与防护等级
  ①防爆的:
  外壳采用抗冲击、耐腐蚀材料(如铝合金+玻璃纤维),防护等级IP65/IP67以上,适应油气、粉尘等恶劣环境。
  ②普通的:
  外壳材质轻便,防护等级低,易因环境因素(如潮湿、腐蚀)导致元件失效。
  二、适用场景与选型关键
  1.爆炸危险区域的强制要求:
  根据《GB 3836 爆炸性环境用电气设备》,0区、1区、2区等防爆区域必须使用本质安全型(Ex ia)或隔爆型(Ex d)分析仪,违规使用普通仪表将面临重大安全隐患。
  2.精度与稳定性的权衡:
  ①防爆设计可能增加内部结构复杂性,导致响应速度略逊于普通仪器(毫秒级差异),但现代技术已显着缩短差距。
  ②普通氧分析仪更适合实验室、洁净车间等无爆炸风险场合,以性价比和灵敏度见长。
  3.合规认证是硬性指标
  防爆氧分析仪需通过ATEX、IECEX、NEPSI等国际认证,选购时需核对设备的防爆等级是否匹配现场工况(如气体组别、温度组别)。
  三、防爆氧分析仪外观示意图

  四、结语
  防爆的与普通的差异本质在于安全保障。在易燃易爆环境中,盲目选用普通设备无异于埋下安全隐患;而合规的防爆设计则能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精准监测。未来,随着技术升级,防爆氧分析仪将向更高精度、更强适应性发展,为工业安全生产提供可靠支持。
  选购建议:根据工况选择对应认证等级的分析仪,必要时咨询专业机构进行现场防爆评估。
因产品更新迭代,本网站产品参数及图片仅供参考,详情咨询厂家
版权所有©2025 南京艾伊科技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