选择符合自己的管道氧气分析仪,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:
1.明确测量需求
测量范围:根据实际应用场景,确定所需测量的氧气浓度范围。如在一些化工生产过程中,可能需要测量微量氧浓度;而在燃烧系统中,通常需要测量较高浓度的氧气。
精度要求:不同的应用对测量精度的要求不同。例如,实验室研究或工业生产可能需要高精度的分析仪,精度可达±0.1%或更高;而一些一般性的工业监测,精度在±1%左右可能就足够了。
响应时间:对于需要实时监测氧气浓度变化的场合,如在一些快速反应的化工工艺中,应选择响应时间短的仪器,一般要求在几秒到几十秒内就能给出准确的测量结果。
2.考虑使用环境
温度和湿度:了解现场的温度和湿度范围,选择能适应该环境的分析仪。例如,在高温环境下,可选择具有耐高温性能的氧化锆氧分析仪;如果环境湿度较大,需要选择具有良好防潮性能或配备干燥装置的仪器。
压力:管道内的气体压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。有些分析仪适用于常压环境,而对于高压或负压管道,则需要选择相应的耐压或耐负压的型号。
粉尘和杂质:如果管道内气体含有较多粉尘或杂质,可能会堵塞传感器或影响测量准确性,此时需要选择具有防尘、过滤功能的分析仪,或者配备相应的预处理装置。
防爆要求:在石油、化工、煤炭等存在易燃易爆气体的场所,必须选择具有防爆功能的氧气分析仪,并取得相应的防爆认证。
3.了解分析仪技术原理
电化学原理:结构简单、成本较低,适用于测量高纯气体中的微量氧,但传感器寿命有限,且不能长期暴露在酸性或腐蚀性气体中。
氧化锆浓差电池法:维护简单,适用于高温环境,但环境中存在还原性气体时会影响测量准确性。
激光氧分析仪:具有高精度、响应速度快、不受背景气体干扰等优点,能同时分析多种气体成分,但成本较高,对使用环境有一定要求。
4.考虑操作和维护
操作便捷性:选择操作简单、界面友好的分析仪,例如具有直观的显示屏和易于操作的按键,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参数设置、数据读取和日常维护。
维护成本:包括传感器的使用寿命、更换周期以及维护的难易程度等。一些分析仪的传感器需要定期更换,其成本和更换的便捷性需要考虑;另外,仪器的校准周期和校准方法也会影响维护成本和工作量。
售后服务:选择有良好售后服务的供应商,能够提供及时的技术支持、维修服务和配件供应,以确保仪器在出现故障时能尽快恢复正常运行。
5.输出和通讯功能
输出信号:根据后续数据处理和控制系统的要求,选择具有合适输出信号的分析仪,如常见的4-20mA电流信号、RS485数字信号、0-5V电压信号等,以便与PLC、DCS等系统进行连接。
通讯协议:确保分析仪的通讯协议与现有系统兼容,方便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共享。一些先进的分析仪还支持无线通讯功能,可实现远程监控和数据传输。
6.预算和性价比
价格因素:根据预算来选择合适的分析仪,不过不应仅仅追求低价,而要综合考虑仪器的性能、质量、可靠性和售后服务等因素,以确保选择到性价比高的产品。